智能门锁产品回顾
市场规模:23年突破1800万套,渗透率突破20%
技术回顾:从指纹到多合一集成识别,从半自动到全自动
发展趋势回顾:猫眼是标配,人脸成为主流
指纹是基础
手机上半导体指纹逐渐被人脸、屏下指纹替代,外溢到门锁行业导致成本大幅降低;
算法的提升以及国产化内卷后,指纹芯片面积从早期176*176逐渐降至80*64,模组价格降至15元左右。
人脸成主流
苹果手机极大的带动了3D结构光方案的发展,模组价格降至百元以内;双目技术方案从安防门禁卷到门锁,以成本优势20年迎来爆发,模组价格已经卷到40元以内。TOF技术模组价格也降到百元以内。
大屏猫眼是标配
门锁逐步集成猫眼、门铃功能,去年带猫眼功能门锁占比已经超50%,猫眼已经成为标配,受到猫眼功能的带动,门锁逐渐配备大屏,从早期的3.5英寸,到4英寸甚至更大的屏幕。
主要用户需求:方便高效解锁,安全易用平衡
指纹解锁体验变革:刷指纹、一握开到全自动
解锁效率持续提升
智能锁从指纹开始,在指纹解锁的体验上,也发生了较大的变革,从滑盖、刷指纹、开门三步,到按指纹下压开门的一握开算是一点五步,到刷指纹自动开门的一步,指纹锁的设计变革是解锁效率提升的最好体现。
不同厂商的优化改进
当然对于指纹解锁的理解与优化,不同厂商做了不同的尝试,如小米更贴合手指的椭圆形设计,鹿客推拉锁35°倾斜设计,都是很好的正向优化。360早期的第一把锁,这部分就没有太多针对性设计。
当然也有一些负向优化,如隐藏式指纹设计,为了保证面板的一体性,很多厂商将指纹模组放在面板背面,解锁的时候需要盲摸,效率降低很多,妥妥的负优化。
指纹未来仍是标配但重要性下降
随着算法的进一步完善,小分辨率的识别率、识别速度有提升;
小米等头部品牌使用中端传感器,二三线品牌使用中低端传感器;
部分白牌厂商价格内卷,甚至使用80*64等更小分辨率产品,模组价格卷到15元以内;
指纹作为未来的解锁方式之一,但是重要性减弱,会逐渐低端化。
产品迭代与技术趋势
人脸解锁易用性突出,逐步成为主流
价格大幅下探,已经逐步成为标配
优点
无感、无接触解锁,0.4-1m范围内都可解锁;
和全自动门锁天然搭配,靠近自动识别开门,无需任何操作;
没有老人、部分人群的指纹识别问题;
手拿重物,戴手套不影响,戴眼镜、帽子、口罩不影响。
缺点
匹配身高1.2m-2m,无法覆盖小朋友的使用场景,当然逻辑上1.2米以下的小朋友也不应该独立外出;
人靠近、路过就会唤醒触发识别,运行功耗一般在0.5W左右,影响续航,结合全自动锁体,很难实现原有半导体指纹锁八节电池一两年的续航;
之前价格较贵,一般是两千元左右价位的标配,目前已经大幅下探。
高端3D结构光,中端双目IR,中低端双目IR+RGB
手机上的最早应用为2017年的iPhone X,泛光灯、点阵投射器、红外摄像机三大部分,通过打到人脸上的点阵实现深度信息获取和活体识别;
国内供应商奥比中光、的卢深视、安思疆等;
金融级支付安全级别;
成本已经逐步下探,目前国产成本已经来到70元左右;
目前金融支付场景的主力方案。
手机上的最早应用为2018年的小米8,红外补光灯、RGB摄像头、红外摄像机三大部分,基于人脸的红外反射成像实现人脸解锁,基于双目的深度信息做活体检测;
部分可以做到金融级支付安全级别;
目前国产成本已经来到40元左右;
IR+RGB中的RGB摄像头可以复用做猫眼摄像头,中低端猫眼人脸门锁降本复用后成本优势更大;
安防的人脸门禁大部分是IR+RGB双摄方案。
双目人脸成为中低端主流方案
双目人脸一直以来被诟病的事安全问题,点阵结构光一直的宣传也是更突出的安全性,可以达到防人皮面具级别。
消费级人脸门锁是否需要防人皮面具?
双目方案,甚至单目IR方案,基于不同材质对红外光的反射纹理,在反射特性上的差异都可以防止照片、屏幕成像,立体面具的攻击,能够满足消费场景的需求;
双目会成为中低端的主流方案
随着芯片算力的提升和价格下探,双目人脸模组价格已经来到30多元,会进一步下降,还可以猫眼等其他功能实现主控复用,较大的成本优势会成为中低端主流方案。
IR+RGB已经成为中低端人脸门锁的标配方案
单纯双目人脸,其实双IR就可以,但是为了复用作为猫眼,目前中低端门锁已经标配IR+RGB双目方案。
人脸的摄像头复用作为猫眼的优势是成本低,人脸识别的SOC配置足够,复用后可以直接输出UVC到屏显主控,省去了单独的Senor、镜头、USB Camera芯片以及周边电路,成本节省20元以上。
当然缺点也很突出:
视角不完全匹配,较多人脸的Sensor上倾15度,竖放的情况下,下方视角有限制;
人脸解锁的RGB Sensor为一般为1/5尺寸的200万手机Sensor,成像不如安防Sensor;
镜头为双通镜头,白天会略有偏色;
无法在ID设计上突出猫眼的视觉效果。
至于安全性,其实在目前的人脸面板机、人脸门禁中已经广泛运用,没有安全性问题。图为海康人脸门禁一体机,海大宇、商汤旷视等主流安防门禁方案均为IR+RGB方案,少数高端产品为双IR+RGB方案。
指静脉兴起,中高端门锁取代指纹
指静脉产品由国内圣点科技提供方案,2021年在鹿客产品上率先推出。除成本外,和指纹相比有突出优势,且使用交互上更适合推拉式的全自动门锁。22年开始快速普及,目前鹿客、凯迪仕、德施曼、TCL等均推出指静脉方案;目前的指静脉锁定位主要定位在中端,完全取代指纹,高端产品和人脸识别共存。目前指静脉方案成本已经到50元以内,相比二三十元的中高端指纹模组,成本已经比较有优势。
掌静脉复用度更高,与人脸形成互补方案
腾讯优图引领掌静脉技术迭代
掌静脉识别包含掌纹和掌静脉双重特征的识别,和指静脉识别类似,利用静脉血管中血红蛋白吸收红外光的原理,通过红外光照射后的反射红外成像进行识别。
21年腾讯优图联合微信支付,率先推出刷掌支付、刷掌乘车,开启刷掌的产业化落地;23年腾讯优图联合阜时科技和安思疆,发布模组产品,掌静脉开始在门锁行业大规模铺开。
掌静脉和人脸识别会进一步复用
微信推出刷掌支付时,支持刷脸支付设备直接刷掌,后续才推出专门的刷掌设备。
刷脸和刷掌在底层硬件需求上基本一致,本来就可以复用。
人脸支付场景,摄像头位置较高,刷掌抬手不方便,后续迭代推出专用刷掌设备,摆放在桌子上,方便刷掌。
门锁场景下,刷掌和刷脸唯一的细微差异在于识别距离上,人脸识别一般在四五十厘米左右,刷掌一般在十厘米左右,是否因此就不能复用?
基于360摄像机P6C的测试,15cm左右下的手掌红外成像效果。
掌静脉在门锁上,方便程度不如人脸和指静脉,更多是一个互补方案,可以和人脸复用,作为补充的解锁方式。
掌静脉识别已经从独立的掌静脉模组(如圣点PVM323),降本到模组复用Sensor不复用(如安思疆安思疆Venus-LiteP1),进一步降本到模组和Sensor都复用,目前,无论是3D结构光人脸+掌静脉(安思疆)还是双目人脸+掌静脉(阜时),均已经推出更低成本的二合一方案,
双摄会成为主流猫眼方案
2022年618,360率先在国内发布了双摄可视门铃R5 MAX,上下两个摄像头,可以看到地上快递的卖点获得了用户认可,在中高端门铃市场取得了市场第一的单品销量。
萤石则将双摄引入门锁,在3000元价位的门锁上,实现了双摄功能。
360在2023年双十二,将双摄猫眼+人脸+大屏的门锁方案进一步拉低到2000元以内价位,1699的首发价格成为行业内性价比最高的人脸+双摄门锁产品。
哨兵模式、全时录制性价比不高,不会成为主流方案
德施曼发布哨兵系统,支持不间断录像,是低功耗Sensor+低功耗主控的双监控方案,需要两套监控模块,低功耗模块图像分辨率较低,不间断录像频率1S左右,并非字面理解的持续录制视频,而是无人高频拍照,有人切换主控录像。低功耗摄像头分辨率低,也不支持夜视,实际收益非常有限,但是会大幅降低门锁的续航时间。因为是独立的一套方案,成本增加也较高。君正的AOV方案复用主摄,但是功耗从正常待机的几毫瓦增加到几十毫瓦,可以用于太阳能低功耗电池摄像机场景,门铃、门锁产品也不适用,不会是一个真正有价值的长期方案。
门锁上算法商店有局限,还需要进一步探索
门锁的内卷,自然也要卷到AI上,在摄像机产品上,360目前主力摄像机均支持算法商店,支持算法动态加载、规则场景化配置,并在8 Pro等新品上,将价格拉到200元以内。在门锁产品上萤石将算法商店搬到门锁上。
门锁上跑算法商店在核心技术上与摄像机一样,是相通的,但是低功耗启动后AI算法的加载速度、运行功耗受到制约,门前的AI算法也有限。萤石目前仅有包裹看护和儿童出门检测两个算法,这个其实内置就可以。
目前行业针对视频类门锁也在做低功耗基站方案,和电池摄像机一样,基站上运行AI会是未来长期的方向。
大屏化、触摸化、双屏化
受到门锁的宽度限制,锁上屏幕上限会探到5寸左右,部分高端会向着异形比例发展和分离屏发展。屏幕支持触摸,将锁的一些配网、设置等本地交互和屏幕交互进一步融合会是未来趋势。内外双屏,双大屏配合进出门留言、问候等功能,是高端发展方向。
360视觉云视频锁解决方案
新增“搞钱”之道,即增值服务云存分润。
基于 360 智慧生活集团安防业务的沉淀与积累,把成功的云存收益模式毫无保留的引入到视频锁行业。借助运营及大数据分析优势,帮助客户提升云存转化率,最大化的获得可持续的云存分润收益,实实在在的为生态合作伙伴“搞钱”。
在小程序上突破,提升产品优质体验;同时为品牌客户量身定制,快速换肤。
既可将 360视觉云 APP 端功能通过小程序展现,让用户获得优质体验,又可专门为锁企与品牌商量身定制换肤,开箱即用,助力客户自有品牌展示。
提供360视觉云赋能
针对视觉云生态已接入的优选产品,提供视觉云SaaS平台赋能服务 ,为品牌宣传和销售助力。
产品线上营销、线下营销、包材印刷等营销物料可按照 360视觉云规范进行“本产品已接入 360视觉云”宣传;
提供有竞争力、有品质保证的前沿方案
360视觉云与芯片原厂联合,在和杰理的战略联合上,基于深度定制的 SDK,2022 年底已推出 79 系列猫眼方案。2023 年联合开发推出全新一体化方案,并通过360自有品牌率先验证,所有产品沉淀同步向生态伙伴输出,第一时间能够拿到已经被充分验证的品质产品。
百亿补贴计划
针对360视觉云生态战略合作伙伴,可给予License补贴、云存高比例分成、AI限免支持等政策,和生态合作伙伴一起“打江山”。
360视觉云已加入 360 集团百亿补贴计划,和 360 企业安全云等其他 Saas 服务一起,补贴中小微企业,助力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。
评论